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 > 

王淑芬:风景园林为脱离“城市病”提供机遇

2017-12-08 15:11:14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杨臻

中国网记者:风景园林学在国内的发展前景是什么样的?

王淑芬:风景园林学是综合运用科学与艺术的手段,保护、恢复、规划、设计、管理自然和建成环境的应用型学科,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宗旨,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营造健康优美的人居环境。

风景园林作为国家一级学科,承担着“平衡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让国土实现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在中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工作中肩负着极为重大的责任。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整个城市化带来了很多城市病,例如空气污染、土壤污染和水污染等,城市化将对城市环境、社会服务提出新的要求。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增长,风景园林已经成为国家建设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风景园林学现在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自然环境来说,我们的一些自然的资源需要保护起来,现在国家实行了国家公园制度,另外修建了很多湿地公园、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城市里面还有城市森林。

那么现在风景园林有三个主要的转变,比如说从古代园林,它的服务对象已经为少数人服务,转到为整个生态系统。

另外在价值观上,从以前单一的审美,转变为生态和文化综合价值。

中国网记者: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地域的结合应注意哪些方面?  

王淑芬:地域性景观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总和,包括气候特点、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等构成的自然景观资源条件及人类作用于自然所形成的人文景观遗产等。风景园林设计的要旨就是要再现本地区的地域景观特征,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那么怎样在设计中做到保持景观的地域性,我认为要尊重地脉,尊重场地的文脉。地脉是一个特定地域的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及地质资源的综合,地脉是大自然赋予的。比如说北京,地脉就是它的气候、自然的土壤、植物等。文脉就是文化的延续,它可以让我们不时从传统化、地方化、民间化的内容和形式中找到自己文化的亮点。一个民族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技术、社会文化习俗的不同,环境中总会有一些特有的符号和排列方式。就像口语中的方言一样,设计者巧妙地注入这种“乡音”可以加强环境的历史连续感和乡土气息。

再有就是保持自然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保持景观的多样性。

中国网记者:风景园林规划如何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

王淑芬:风景园林肩负着保护自然、管理自然、恢复自然、改造自然和再现自然等使命,清楚地认识自然就显得更为重要。

现在目前自然的系统可以分四类,第一类自然是原始自然,表现在景观方面是自然山脉、河流、湖泊、峡谷、森林、草原和沼泽等天然景观。第一自然需要非常严格的划分,人和自然的界限要严格的保护起来。

第二类自然是生产的自然。它是生活在一定地区的人们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在社会、经济、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下,进行耕种、放牧、养殖等生产活动,并且在当地居住和繁衍而对原有的自然进行改造而形成的。尽管第二自然是以生产和实用,而不是视觉和美学为目的来形成的,但往往是顺应并融合了第一自然而产生的,而且与人类的活动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

第二自然具有历史与文化的内涵,是人与自然相互适应的结果,是在第一自然上叠加人类活动而产生的景观形态,表现为土地上的地形、植被、定居点等肌理的综合。这种肌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土地的使用方式的发展演变,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是人类和自然共同历史的一部分。因此,这一类的景观也被称为“文化景观”。

第三类自然是美学的自然,是人们按照美学的目的而建造的自然。这一类自然是不同文化中造园艺术获得的成果,对它的解读也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视角认识世界上各种园林的起源和发展。

第四类自然是自我修复的自然,即被损害的自然在损害的因素消失后逐渐恢复的状态。自然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但是修复的速度视破坏程度的高低和当地的自然条件会有不同。

我们要把自己摆在一个守护者和建设者的双重立场上面,这是责任,人道主义的责任。要为土地上的动植物提供栖息的空间,再来谈自己需要什么。要适可而止,不能让贪婪占领自然界。无论是谁都不能逾越生态伦理的界限,这样才能做到好好保护我们的自然。

中国网记者:园林植物在城市建设和人居环境中能给城市建设和人居环境起到什么样的益处?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王淑芬:植物是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要素,是风景园林中最重要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要素。绿色植物以其独有的生命代谢活动成为自然界的第一生产力,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受损环境的生态修复、多样化的栖息地建设及舒适的微环境营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植物的美学特征是构成人类宜居家园不可缺少的审美元素。植物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载体。这些都使得植物成为人居环境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园林植物在人居环境建设中主要有以下作用,首先是美化功能,人们可以赏花,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都有观赏价值。其次是文化功能,一些植物被人们赋予它一些文化的含义,比如说牡丹,我们中国说它是形容富贵,梅花是坚强不屈那么一个傲雪迎春的特性。

而最重要的是生态服务功能,也就是说生态功能。它能够改善热岛效应和缓解全球热岛变化;改善城市微气候,调节温度、改善空气湿度、光、风环境等;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污染:碳氧平衡、释放负离子、吸收吸附有毒气体、滞尘等。还可以减弱噪音,这也是人居环境建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另外被污染的土壤需要植物来改善土壤环境,植物可以吸附重金属,把土壤净化,植物重要的功能就是创造生物和微生物的栖息地,这也将日益得到重视。

所以我认为对于整个生态修复,园林植物具有很多功能,总之在人居环境建设中,植物是不可缺少的。

 

【寄语】

世园会具有展示、学习交流和休闲体验等功能,期待通过此次的盛会,扩大中国园林艺术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中国园林艺术与世界园林艺术的交流,更好地交流世界园林园艺技艺,促进我国园艺技艺的提高。

同时,也期待更多的百姓参与世园会,以园艺为媒,传播绿色城市建设理念,展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丰硕成果,搭建东西方园艺文化交流融合的舞台。

0
头条新闻
视频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