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景山(二)

1/31 观妙亭是在明代建筑的基础上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兴建的。 观妙亭是在明代建筑的基础上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兴建的。观妙亭为翡翠绿琉璃瓦覆顶,黄琉璃瓦剪边,为重檐、八角、攒尖古亭,亭高约14.2米,建筑面积约为110平方米。 观妙亭为翡翠绿琉璃瓦覆顶,黄琉璃瓦剪边,为重檐、八角、攒尖古亭,亭高约14.2米,建筑面积约为110平方米。 观妙亭为翡翠绿琉璃瓦覆顶,黄琉璃瓦剪边,为重檐、八角、攒尖古亭,亭高约14.2米,建筑面积约为110平方米。 观妙亭为景山五方亭之一,与山西侧的辑芳亭相对而建,其建筑形式和彩绘完全相同。 观妙亭为景山五方亭之一,与山西侧的辑芳亭相对而建,其建筑形式和彩绘完全相同。 周赏亭是在明代建筑的基础上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兴建的。周赏亭是在明代建筑的基础上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兴建的。周赏寺为孔雀蓝琉璃瓦覆顶,紫晶色琉璃瓦剪边,是重檐攒尖的圆形古亭,亭高约为11.3米,建筑面积近100平方米。周赏亭内原供奉五方佛之一的宝生佛,为铸铜镏金佛像。佛像于光绪二十六(1900年)被八国联军劫去。 周赏亭为东侧第一座亭。孔雀蓝琉璃筒瓦顶,紫晶色琉璃瓦剪边,重檐圆攒尖顶。周赏亭为景山五方亭之五,与山西侧的富览亭相对而建,其建筑形式和彩绘完全相同。 周赏亭为景山五方亭之五,与山西侧的富览亭相对而建,其建筑形式和彩绘完全相同。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在原建筑的基础上建万春亭。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在原建筑的基础上建万春亭。 万春亭高17.4米,内外共32根金柱,三层重檐,四角攒尖顶,上覆金色琉璃瓦绿剪边,建筑面积为530平方米。 万春亭高17.4米,内外共32根金柱,三层重檐,四角攒尖顶,上覆金色琉璃瓦绿剪边,建筑面积为530平方米。 万春亭,在金、元、明三代时,这里都曾建有辉煌的建筑。古籍记载:明代山上,有五亭称为毓秀亭、寿春亭、集芳亭、会景亭。 万春亭,在金、元、明三代时,这里都曾建有辉煌的建筑。古籍记载:明代山上,有五亭称为毓秀亭、寿春亭、集芳亭、会景亭。 万春亭,在金、元、明三代时,这里都曾建有辉煌的建筑。古籍记载:明代山上,有五亭称为毓秀亭、寿春亭、集芳亭、会景亭。 万春亭高17.4米,内外共32根金柱,三层重檐,四角攒尖顶,上覆金色琉璃瓦绿剪边,建筑面积为530平方米。 万春亭高17.4米,内外共32根金柱,三层重檐,四角攒尖顶,上覆金色琉璃瓦绿剪边,建筑面积为530平方米。 万春亭高17.4米,内外共32根金柱,三层重檐,四角攒尖顶,上覆金色琉璃瓦绿剪边,建筑面积为530平方米。 万春亭高17.4米,内外共32根金柱,三层重檐,四角攒尖顶,上覆金色琉璃瓦绿剪边,建筑面积为530平方米。 万春亭内供奉着“毗卢遮那佛”,意译为“光明普照”。毗卢遮那佛与万春亭东西两侧四座亭子中供奉的佛像,共同被称为“五方佛”。 万春亭内供奉着“毗卢遮那佛”,意译为“光明普照”。毗卢遮那佛与万春亭东西两侧四座亭子中供奉的佛像,共同被称为“五方佛”。 万春亭位于景山的中峰,中峰的相对高度为45.7米,是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最高和最佳的观景点。 万春亭位于景山的中峰,中峰的相对高度为45.7米,是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最高和最佳的观景点。 万春亭位于景山的中峰,中峰的相对高度为45.7米,是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最高和最佳的观景点。 万春亭位于景山的中峰,中峰的相对高度为45.7米,是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最高和最佳的观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