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百脉根为多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全株散生稀疏白色柔毛或秃净。具主根。茎丛生,平卧或上升,实心,近四棱形。羽状复叶小叶5枚;叶轴长4-8毫米,疏被柔毛,顶端3小叶,基部2小叶呈托叶状,纸质,斜卵形至倒披针状卵形,长5-15毫米,宽4-8毫米,中脉不清晰;小叶柄甚短,长约1毫米,密被黄色长柔毛。
百脉根伞形花序;总花梗长3-10厘米;花3-7朵集生于总花梗顶端,长(7) 9-15毫米;花梗短,基部有苞片3枚;苞片叶状,与萼等长,宿存:萼钟形,长5-7毫米,宽2-3毫米,无毛或稀被柔毛,萼齿近等长,狭三角形,渐尖,与萼筒等长;花冠黄色或金黄色,干后常变蓝色,旗瓣扁圆形,瓣片和瓣柄几等长,长10-15毫米,宽6-8毫米,翼瓣和龙骨瓣等长,均略短于旗瓣,龙骨瓣呈直角三角形弯曲,喙部狭尖;雄蕊两体,花丝分离部略短于雄蕊筒;花柱直,等长于子房成直角上指,柱头点状,子房线形,无毛,胚珠35-40粒。荚果直,线状圆柱形,长20-25毫米,径2-4毫米,褐色,二瓣裂,扭曲;有多数种子,种子细小,卵圆形,长约1毫米,灰褐色。
是豆科百脉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明显,侧根众多,分布于30~60厘米土层中。茎枝丛生,匍匐生长,茎光滑,长60~90厘米。掌状三出复叶,小叶倒卵形,短叶柄。有大托叶,形似叶片,故名五叶草。伞形花序,小花4~8朵,位于长花梗顶端,花色淡黄至深黄。荚长圆,聚生花梗顶端,散开,状如鸟足,故有鸟足豆之称,每荚含种子10~15粒。
种子细小,肾形,光滑,橄榄色,棕色或墨绿色,千粒重1.0~1.2克。百脉根为牧草绿肥作物,荚果褐色。矩圆筒形,长27毫米,阔约4毫米,有多数种子。花期7月。果期9月。百脉根是豆科百脉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45厘米。茎丛生,无明显主茎,茎长80cm,光滑无毛,直立或匍匐长。叶为三出复叶,蝶形花冠,黄色。百脉根花4朵排列成顶生的伞形花序;基部托着3枚叶状苞片;花长1.4厘米;萼黄绿色,近于膜质,内外均被有长硬毛,长约6毫米披针形,与萼简等长或较长;花冠黄色,干时或成蓝绿色,旗瓣倒卵形,长9~13毫米,阔6毫米,具较长的较龙骨瓣稍长,瓣弯曲约成135°,雄蕊10,成2束;长而弯曲,顶生。主根深长,侧根多而发达。根分布于60厘米土层中。茎枝丛生,匍匐生长,茎光滑,长90厘米。掌状三出复叶,小叶倒卵形。百脉根花期5-9月,果期7-10月。
生态习性
百脉根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瘠、耐湿、耐荫、可在林果行间种植。百脉根最适宜温度为18-25℃,开花要求21-27℃。耐寒力较差,幼苗易受冻害,成株刚有一定耐寒能力,-3--7℃下茎叶枯黄。耐热能力比紫花苜蓿稍强,耐旱能力比苜蓿稍差,比红三叶和白三叶强,喜湿润不耐荫蔽。
分布区域
百脉根原产于欧、亚两洲温暖地区,现世界各国广泛栽培利用。19世纪后期开始栽培,我国四川、贵州、广西、湖北、江苏、河北、新疆、甘肃(主要是陇南山区)均有野生分布,贵州黔中、黔西北地区均有野生种分布。
饲用价值
百脉根茎细叶多,产草量高,一般亩产鲜草1500~3000千克,高者可达4000千克,刈割后,再生缓慢,一般每年刈割2~3次。营养含量居豆科牧草的首位,特别是茎叶保存养分的能力很强,在成熟收种后,蛋白质含量仍可达17.4%,品质仍佳。刈割利用时期对营养成分影响不大,因而饲用价值很高。
其茎叶柔软细嫩多汁,适口性好,各类家畜均喜食。可刈割青饲,可调制青干草,加工草粉和混合饲料,还可用作放牧利用。用于青饲或放牧时,其青绿期长,含皂素低,耐牧性强,不会引起家畜膨胀病,为一般豆科牧草所不及。因其耐热,夏季一般牧草生长不良时,百脉根仍能良好生长,延长利用期。园林用途
引进种适应性强,产量高,是贵州栽培利用和草山改良的一种优良豆科牧草。百脉根耐瘠薄、固土防冲刷能力强,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