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园林发展

东岸湿地公园将成三亚“绿肾”

2016-06-23 18:35:00 | 来源: 三亚日报 | 作者: 汪慧珊 | 责任编辑: 杨臻

植物种植呈现片状分层结构

记者了解到,在植被设计上,东岸湿地公园的植物种植将坚持四个原则:整体性原则——利用植物塑造空间的特性,创造完整连续的湿地环境;生态化原则——发挥植物自身生态功能,净化水质;乡土化原则——适地适树,选用乡土树种,展现三亚特色;生产性原则——采用丰产植物,强化景观的实用性。

据介绍,以总体种植原则为导向,东岸湿地的种植呈现出片状的分层结构,主要有背景林、湿地种植区、台地种植区和内湖种植区。沿防洪堤区域到公园边界,为背景林主要种植区域。背景林是整个公园的边界,视线的背景,以纯林为主。设计中采用了凤凰木为基调树种,局部区域点缀棕榈科植物。因为凤凰木树形独特、色彩鲜明,较好地体现了三亚的地方特色。

湿地种植区位于公园西侧水塘形成的湿地基底之上,乔木品种的选择主要是乡土的果树,有了背景林的映衬,湿地种植区的植物品种较为丰富,配植中主要采用了四种三亚特色果树交替种植:菠萝蜜、龙眼、芒果、番木瓜。

水塘内种植浮水或挺水植物,在塘埂边缘搭配湿生观叶植物从而形成圈层的种植结构。分别采用荷花+姜花、芡实+姜黄、慈姑+海芋、荇菜+芋搭配组合,这些植物除观赏价值外,还具有药用价值及食用价值;四组植物交替使用,形成一定规律的同时,丰富了空间层次。公园东侧边缘采用了台地方式削减高差,台地上形成了梯田景观,为更好地服务周边居民,台地上采用蔬菜轮种方式形成基底,同时以条带状的甘蔗来丰富竖向关系。

内湖区域内采用就地填方挖方的方式进行清淤,清淤后可形成大量的淤泥岛,岛上种植小叶榕,小叶榕下以鸟巢蕨分别搭配慈姑、千屈菜、梭鱼草和旱伞草,形成地被层。上下植物层搭配形成水上森林,为鸟类和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

不久的将来,东岸湿地公园将集生态恢复、蓄洪防洪、文化展示和景观休闲功能为一体,成为未来三亚重要的综合性公园,可以预见,届时将给市民游客呈现出一幅人鸟和谐共处、共享蓝天白云绿水的美丽画卷。

<  1  2  


0